记叙文的结尾技巧
古人在谈到结尾时常以 “豹尾”为标准,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结、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
一、教你几招,学一学:
技巧一: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例一:(首)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紫藤萝瀑布》
例二:(首)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烟尘中。
(尾)立在城市的烟尘中,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行道树》
技巧点拨:首尾呼应是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上例中,作者运用首尾呼应的方式,使文章结构严谨,精巧玲珑。
技巧二:言为心声,呼唤号召。
例句:(尾)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愿你珍惜第一次。
技巧点拨:作文讲究情感真挚,要写出自己对真善美的呼唤,对假丑恶的鞭挞。这种情感不仅局限于自己,还可以在文章结尾发出真挚的呼唤,号召大家一起去追寻真善美,一起去鞭挞假丑恶。
技巧三:巧妙发问,引入深思。
例句: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羚羊木雕》
技巧点拨:这段结尾针对父母逼我找朋友万芳要回羚羊木雕这件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以问句结束,启示人们进行思考,深化了文章的内涵。
技巧四: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想到这里,我又记起了一位名人说过的一句话:“身边的书多着呢,只要发觉,肯定会学到很多……”(《阅读身边的人》)
明日歌中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希望大家能把握今天,创造出美好的明天。(《创造美好的明天》)
技巧点拨: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作文结尾之时,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增色许多。这里列举几例分别引用了诗文佳句、名人言论,既增添了文采又加深了文章的意境。效果很好。引用的范围可大些,如俗语、谚语、流行歌词等均可引用。
技巧五:抒情议论,气势不凡。
例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 ——《母亲 荷叶》
技巧点拨:这段文字发于心,出于情,运用比喻修辞,以优美的文字抒发内心真实情感,使文章结尾气势不凡,强劲有力。
技巧六: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风停了,暴雨也结束了,太阳重新露出了笑容,两代人的那扇玻璃也被那片残阳熔化了。太阳在远处逐渐隐去,消失在一片晚霞中,两者混为一体,没有距离。(《雨中品读》)
技巧点拨:这段结尾的特点十分突出,景物烘托的作用也很明显,小作者通过对雨后景物的描写暗示了两代人之间情感隔阂的消失,情与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此刻,一缕阳光从外面射进病房,我感到自已真像一棵受伤的小树沐浴着它。呵,成长的路上,虽然风云莫测,但是阳光毕竟很好!我想。《在阳光下成长》
技巧点拨:这段结尾突出阳光的作用,将阳光与成长结合在一起,暗示自己成长道路虽不平坦但充满阳光,表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既照应了主旨,又显得情韵深厚。
二、给文章美容:
1、作者读原文,作自评。
2、小组合作评价这篇文章,找出优劣处。
3、提笔修改文章结尾。
4、全班交流。
有家真好 805班蒋刘宇
“哎,教室里真挤啊。”
我慢慢地挤到了座位上,一不小心把放在桌子上的笔弄掉了。这下可不好办了,我的凳子已经紧靠墙壁,桌子离墙也很近,椅子上的书包占去了大半位置,要想捡到掉在桌子下的笔,谈何容易?虽然心里不想去捡,也不容易捡到,但那毕竟是我的笔,一定要捡的。
我先把身子向左倾斜,慢慢向桌子底下移动,可头刚钻进去,身子就被桌子和椅子给卡住了。可恶的桌子,竟把我卡住了!再向前钻肯定是不行的了,只好慢慢退出来,重新再来一遍,可这次桌子把身子卡得更紧了,钻出来花了我好大的力气。我站起来,仔细打量了一下,干脆把椅子给搬出来,再去捡,嗯,只能这么办。我把椅子向外拉了拉,身子挤了进去,跪在地上,向桌子空里爬去。咦,我的笔怎么不见了,难道谁帮我捡上去了?我高兴地钻出了桌子,站起来一看,桌子上根本没有笔的影子,谁会那么好心帮我捡笔?!
我只好再次蹲下身子,发现我的笔跑到我们这小组小z的桌子底下。哈哈,可找到你了。我心头一喜,花了这么长的时间,你总算要被我捉拿归案了呢!我迅速地趴到桌子下面,从两只桌腿中间把手伸进去。可恶,够不到,我的头拼命向前伸,脖子都快变成长颈鹿的脖子了,脸只怕快要被挤扁了,手也缩不回来了——卡住了。我急忙用身子顶头上那张桌子,这才把把那两条桌腿分开。手是拔出来了,却弄出了很大的动静。小z不知我在桌子底下干什么,他把头偏下来看我到底在做什么,发现我正在捡他桌子底下的一支笔,便一低头,手一伸,那支顽皮的笔被他轻松捉到了。
我慢慢地爬出来,小z立刻把笔给了我,冲我一笑,:“捡笔,这点小事,直说啊。”
有“家”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