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的分层走班教学进行将近一个月了,分层走班的动因主要是遵循基础教育新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探索适应学生差异;关注、承认、尊重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条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分层走班是在新课程背景下进一步审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改革,找到新的发展契机和改革动因,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仍有许多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思索的问题。实施学生走班制教学,必然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各个方面带来巨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制度上的重大变革。
走班对传统的按部就班式的教学形式是一种挑战,也必然会对原有学校管理体制形成冲击。走班后学生之间的交往圈扩大,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加大了,如学生的竞争意识、为原班级或个人争荣誉的心理增强,负面影响也会加大。这给原班主任、任课教师带来现实压力、工作变得相对困难,班级管理也会出现暂时的混乱,整个学校也不是那种我们已经习惯了的井然有序。这时作出调整的应该是我们,调整自己的观念,我们的管理触角要从行政班延伸到各层次教学班,教师需要大脑风暴。
在班级管理中主要面对这几个问题:
1、 如何加强作业管理?
分层教学后,任课老师和家长发现孩子的作业质量下降了,抄作业现象明显,以前是抄同班同学的作业,现在是跨班级、跨层次的抄作业。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考虑:① 任课老师布置的作业层次化,如A层的学生,可以布置大册子上的题;B层布置小册子的题目;C层布置教材上的题目。以杜绝跨层抄作业。② 加强日常管理。将平时的作业纳入期末的成绩,如:学习过程性评价(100分)=课堂表现(100分×20%)+ 模块作业(100分×30%)+过程检测(100分×50%)。让同学们重视平时成绩。此外,严厉处罚抄作业、作业不合格、拖拖拉拉的现象。
2、 学生的自我管理
①相对固定教学班的学生座次。要求学生在选课教室内固定座次,这样既便于课堂管理,又便于学生回到行政班后的自主学习。②加大选课走班后的考勤力度。实施以行政班为管理主体的三级考勤制度,即各行政班外出走班由执勤班长(小组长或者负责人)考勤,原行政班班长汇总后记入班级综合素质考评,每天要将年级的考勤情况统计并公布。③加强自主学习指导,提高学习效率。针对规范办学的新形势,对学生的各个学习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反思等)实施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家校联系
分层走班后,学生的自主性更大,对老师、对家长、对学生都是严峻的考验。此时,更应该发动家长的力量,请家长关注孩子的表现,及时与老师沟通,以便调整后续的管理。另外,家长还要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
4、 分层后的学生管理
设立教学班班主任,对走班学生进行分组管理,安排固定座次,每节课,教学班班主任都要查人报单;成立教学班班委会,制定教学班考核办法,从纪律、卫生、节约、安全、公物爱护等方面对教学班和学生加以量化考核;每学期安排两次教学班班会,总结班级情况,提出班级发展要求;要求教学班班主任定期与家长联系沟通,交流学生学习情况;加强课余时间与学生的谈心交流,增进师生感情等。
分层走班后还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也是我们后续努力的方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