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金村街道作为全市垃圾分类工作试点单位之一,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区、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试点方案》的部署要求,加强组织管理,坚持注重实效,着力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试点阶段垃圾分类工作的各项任务。
一、成功做法
(一)制订方案,健全机构
锁二和锁四社区作为先行试点社区,为了加强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街道的实际情况,成立了街道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街道、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按照市、区垃圾分类工作有关要求,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制订了垃圾分类工作考核细则,以及责任主体、操作流程、管理标准等一系列制度,确保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着力宣传,营造氛围
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为了营造试点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氛围,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宣传发动工作。先后开展了“做文明有礼的锁金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宣传活动;召开了居民骨干、社区楼栋长、社区党员代表等人员参加的垃圾分类宣传动员会;发动群众自编自演小品,开展有奖竞答、广场咨询、致居民群众的一封信等系列活动;利用“环境日”、“节能低碳宣传和低碳体验日”、“世界无车日”等活动日大力倡导低碳环保理念;成立了“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志愿讲师团;招募了一定数量的以居民为主的垃圾分类志愿者;组织了“绿巢行动”、“绿色环保换客”、“大学夏日之星”等各类志愿者进社区的活动,使试点社区形成了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市、区领导多次来到街道检查指导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对街道垃圾分类工作的的宣传和氛围营造给予了充分肯定,对社区居民群众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给予高度赞赏。
(三)注重实效,有序实施
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启动以后,为使垃圾分类达到预期的目标,按照垃圾分类具体操作流程,街道、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人员实行全程指导、跟踪督促,逐步建立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良好模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试点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了90%以上,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达到60%,垃圾分类正确率达到了30%,厨余垃圾分类由开始的10%上升达到20%,每天收集厨余垃圾由1吨上升至2吨,垃圾通道封堵率达93%。同时,街道、社区每月开展垃圾分类示范户的评比活动,并给予表彰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初步达到预期的目的。垃圾分类工作走在了在全市四个试点街道的前列,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锁金村街道属80年代初的老小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有相当一部分小区还存在垃圾通道,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
一是垃圾通道封堵问题。长期以来,居民倒垃圾都在家门口,不用下楼梯,很方便。一旦封堵后,必然给居民造成影响,居民思想一时很难转变,特别是给一些老年人带来不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乱倒垃圾的现象,这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加之封堵垃圾通道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目前,5幢高层的垃圾通道封堵困难很大,我们将克服困难,采取一个行之有效办法来加以解决。
二是对可回收和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理问题。目前,在前期的垃圾分类宣传和实践中,已有一些可回收和有毒有害垃圾分类存放,如不及时进行回收,必然会造成乱投放的现象,给分类收集、处理带来困难,街道社区也没有合适的.地方存放,需要在试点工作中予以解决。
三是指导员的配备问题。按照区里要求,现在是按每70户配1名督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刚运转期间,指导员很难履行好职责,前期如能每栋配1名指导员,将会有利于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是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和各部门协作难。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只有城 管部门在从上至下的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应该加强多部门宣传发动,大力营造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媒体,要开展正面宣传引导,共同协助、引导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开展。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对在分类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协调和处置,确保垃圾分类工作顺利推进。
五是垃圾分类相关政策、法规和检查指导的问题。为了使垃圾分类工作顺利推进、有效开展,应尽快研究制定垃圾分类工作相关政策和法规,确保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有法规支撑,为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打下基础。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中,由于具体实施人都是新手,缺乏工作经验,上级部门应适时派有经验的专家来现场进行指导垃圾分类工作,及时帮助、处理有关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