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 假期的到来,全国多地密集推出惠民利企政策,以多样化的消费刺激举措为假日经济注入强劲动力,一场促消费、扩内需的热潮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消费券作为撬动市场的 "杠杆",成为各地发力的重要抓手。河南省计划在假期发放 4000 万元文旅专项消费券,覆盖景区门票、酒店住宿等核心领域;四川则通过 "政企协同" 模式,整合 6800 余万元资金发放文旅消费补贴。黑龙江省创新推出 "以旧换新消费季" 等省级促消费活动,配套发放 5000 万元政府消费券,通过线上红包、线下折扣等多元形式,形成立体化让利矩阵。
在消费场景创新方面,各地纷纷打出 "组合牌"。福建省启动 "购在中国 全闽乐购" 消费季,聚焦外贸优品展销、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十大领域,联动政府、企业、协会、金融机构开展超 1000 场主题活动;北京市文旅局以 "京彩五一・乐享好时光" 为主题,整合全市资源推出 1900 余项文旅活动,从文化演出到特色市集,全方位满足市民游客的多元需求。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指出,当前促消费政策正推动文旅市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小众化深度游、高品质体验游等新型消费形态将加速崛起。这些政策通过精准匹配市场需求,既丰富了消费供给,又优化了消费环境,有效激活了市场活力。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分析认为,消费券的直接让利机制能够快速释放消费潜力,而创新消费场景、举办多元活动则进一步拓展了消费边界。这种 "双轮驱动" 模式,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获得感,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多发展机遇。
展望未来,专家们建议持续深化消费领域创新。刘向东提出,应加快培育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业态,完善入境消费服务体系,并加强市场监管,营造更优质的消费环境。田利辉强调,促消费政策需要保持连贯性和创新性,通过不断挖掘新的增长点,增强消费者信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