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林梅园西林梅园在上池村内西边。王安石和其次子曾在此赏梅,有《西林梅玉》诗存:“杜家园内好花时,上有寒梅两三支,日暮欲归岩下宿,为贪香雪故来还。”后来此园一直成为上池村西林社公殿,是上池村民时节时祭祀之所。现西林社公殿在“文革”中被毁,然而其墙脚及大门旁边两块石墩尚在。旁有重建的龙安殿,“文革”中亦被毁。西林社公殿,在上池村旧基图中有绘址。……[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荆公别墅荆公别墅又名“十家书院”。据上池村族谱记载?宋嘉�v六年(1061),王安石在上池村后辟有一地,建了一栋常肇居别墅,后人称其为王安石别墅。此别墅为两层三进、三厅,有房20多间,后改为“十家书院”?由十家房管理修缮。上池、源里两村均有子弟入学读书,历代以来,书院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别墅占地400多平方米,外围墙右开有大门,-“别墅”二字,中间是口池塘,池塘正中的围墙-“浴云池”三字,左有竹林,……[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荆国世第门楼荆国世第门楼在上池村内南边。砖、木、石结构,坐北朝南,四柱三间三楼式牌坊,高7米,深3.2米,宽8.4米,门楼上石匾阳刻“荆国世第”四大楷字。此门楼在宋时所建,后历遭火劫,民国元年(1911)第四次重修,并立有烟火柴草禁牌刻石。门楼对面有一方池塘,门楼与池塘间有一片空地,竖有历代上池王氏后裔众多中举、登进士第者的旗杆石。现上池村内还散落有很多块旗杆石。门楼及“荆国世第”石匾俱在,对研究……[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红军楼”旧址: 位于瑶圩乡万石塘村。万石塘是乡里具有悠久历史的大村,村内遍布明清时代的古民居。“红军楼”原名“冠美祠”,清代建筑,坐西朝东,砖木石结构。1932年7月下旬,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赣东北省军委书记邵式平先后三次到万石塘视察。1933年,红十军千余人南下与中央红军会师时,在该村驻扎5天,其间镇压了大恶霸、湾头土膏和伪自卫队长。指挥部设楼内,至今墙壁上还遗留有标语。红军撤离后,仍称此……[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珀�\“革命烈士纪念塔”: 位于珀�\乡弄里艾家村后短山顶,建于1958年,为县文物保护单位。纪念塔为红石、钢筋混泥土结构。塔高12米许,四侧平面,分别刻有毛泽东、林彪的题词。东面是:“共产主义是不可抗御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士万岁!――毛泽东。”南面是:“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千古――无尚光荣!――毛泽东。”西面是:“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毛泽东。”北面是:“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林彪。”……[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佛岭国际公园景区按国家4A景区标准打造,位于东乡县城东南2公里处的一片郁郁葱葱山岭间,占地面积2万亩,规划面积1.18万亩,其中水域面积620亩。佛岭国际公园于2011年9月动工建设,拟在2015年年底开园。我们将依托山水自然元素,挖掘历史、名人、佛禅等文化元素,构造现代时尚元素,将公园打造成为集佛禅文化、书法文化、名人文化、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及总部经济于一体的高品质旅游综合体。公园总投资10亿元……[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邓家乡花果山生态园。这里花团锦簇,生机盎然;这里田野碧绿,空气清新;这就是东乡县目前唯一的省4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花果山生态园。邓家乡花果山生态园离县城4公里,规划面积5000亩,已开发利用面积2000亩。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旅游局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邓家乡瞄准“全县率先,全市领先,全省争先”的战略定位,按照“四季有花、三季有果,常年有绿”的发展理念,突出“一园四区”的……[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东乡王氏宗祠位于江西省东乡县黎圩镇(原虎形山乡)上池村,系王安石弟王安上后裔所建,始建于北宋末期,因兵灾战乱之故,几建几毁,明朝后期第四次重建。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乡王氏宗祠为砖木石结构,坐北朝南,在上池村西北口。门前有一半月形池塘。宗祠左原为花园,内有水井,名曰“荆公井”,曾栽有王安石称赞的金沙花,现改为路。东乡王氏宗祠后是后龙山,兔峰和东岭为背景。宗祠面宽18.7米,进深40.5米,高8……[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浯溪村古建筑群(含王廷垣官厅、奕世甲科门楼、贞孝牌坊),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黎圩镇浯溪村,距东乡城区28.5千米。浯溪村古建筑群为赣派建筑风格,由明清时期官吏府、儒林第、状元路、绣花楼、贞孝坊、商贾宅院、宗祠、牌楼、民居等59栋建筑组成,古建筑面积1.49万余平方米。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王安石之弟――王安国第四世孙王子春自黎圩镇上池村搬迁至此建村,迄今已有809年,繁衍了44代子孙。浯……[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位于瑶圩乡万石塘村。万石塘是乡里具有悠久历史的大村,村内遍布明清时代的古民居。“红军楼”原名“冠美祠”,清代建筑,坐西朝东,砖木石结构。1932年7月下旬,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赣东北省军委书记邵式平先后三次到万石塘视察。1933年,红十军千余人南下与中央红军会师时,在该村驻扎5天,其间镇压了大恶霸、湾头土膏和伪自卫队长。指挥部设楼内,至今墙壁上还遗留有标语。红军撤离后,仍称此指挥部为“红军楼”……[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